• 加强标准运用助推精准扶贫的建议

      标准化已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制度,对产业扶贫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运用标准化的思维和方法,有助于促进扶贫工作更加规范,提高扶贫工作精准性、扶贫开发有效性、扶贫成效持续性;有助于促进扶贫产业更加高效,推广应用新产品、新技术,帮助扶贫产业做大、扶贫品牌做优、扶贫企业做强;有助于促进产业扶贫技术要素的整合,统筹协调各类扶贫资源,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。  当前,国家标准委根据产业扶贫需求,选取扶贫成效较好、见效快的农产品,创新标准形式,协同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供销总社等有关部门,组织相关标委会、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编制形成关于乡村建设、乡村相关产业发展的系列标准。2015年国家标准委、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家标准《美丽乡村建设指南》(GB/T 32000-2015),规定了村庄建设、生态环境治理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规划要求,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了总体的标准框架。今年5月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)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发布《蜂产业项目运行管理规范》《茶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》等多项国家标准,提供了进一步的细化指导。  这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明确了项目条件、职责分工、项目的组织与运行、项目预期成效分析以及项目的评价与管理等内容,旨在便于贫困地区企业、专业合作社使用,以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懂、容易学、易推广的形式,让标准飞入寻常百姓家,助力提升扶贫产业的规模化、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,打造品牌,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。  但是,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对标准化工作不了解、不熟悉、不会用的问题,一些部门很少专门组织学习和应用这些工具,在相关政策中也很少体现,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标准来开展扶贫工作。特别是在一些产业扶贫的项目上,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,无法有效的保障扶贫项目的质量,主管部门也难以评价扶贫项目的执行效果,造成管理缺乏规范性。对于初见成效的扶贫项目,缺乏对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提升,没有将其转化为广泛适用的、具有普遍意义的、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规范,难以规模化地复制。  为此,建议:       1.扶贫和农业等相关部门抓住此次契机,由标准化工作管理部门协助,仔细研究相关国家标准和先进省市的地方标准,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学习,组织实施“精准扶贫达标”专项,发挥标准的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优势,促进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。  2.由标准化工作管理部门牵头,会同扶贫和农业等相关部门,加强农村农业相关标准建设,推动经实践有效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,以国家标准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。